
專業咨詢師為您的健康生活導航

專業咨詢師為您的健康生活導航
生命的祖先原是行單性生殖的,大自然為了使生命形式更為煦麗多彩。生命由單性生殖進化為有性生殖,出現了異性異體,(在人類即表現為分化成男和女),有性生殖通過染色體的重組,后代有機會獲得更多的遺傳性狀,通過適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則的淘汰,后代可以獲得更好的生存能力,有利于生物的進化,但是性別的分化,使得每一個個體的生命不再完整,也不再飽和,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,異性之間的差異與不穩定性就演變為一種巨大的引力,這種力量是推動生命回復到那種飽和穩態的驅動力,它是生命中追求完整性的精神力量,這種力量就是愛。
有性生殖的過程就是個體將原有的一半染色體故意丟失,留下空缺與異性的另一半相結合,延伸到心理學層次上,要找回原來丟失的那一半已不可能,只能找一個近似的、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另一半,這是有性生殖的必然結果,也是大自然生物得以進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,畢竟個體利益必須服從類的整體利益。
另外生命的完整需要異性二個個體的有機結合,但因個體畢竟又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形式,他有他的思想和個性,所以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,這種結合都是短暫的,有限的、開放的、那是一種暫時有限的穩態,唯一可以使二者永久地真正地合二為一的方式就是我出一半(染色體),你出一半(染色體),組成另一個生命個體(即子女),所以子女是父母兩個個體結合的生命形式,是一種愛的體現,父母對子女的愛才是真正的愛,它是無條件的,只有奉獻沒有索取,當然父愛還會受社會因素影響。